广东海花科技大容量蒸饭柜生产工艺:从材料到成品,工序严把控
对食堂、大型餐厅来说,大容量蒸饭柜的 “容量、效率、耐用性” 至关重要,而广东海花科技(中山基地生产)的大容量蒸饭柜,能做到 “一次蒸 100 斤米、30 分钟出餐、连续 3 年无故障”,这背后是海花严格的生产工艺在支撑。
第一步是 “材料甄选”。海花系列的蒸饭柜内胆全部采用 304 不锈钢,且只选用厚度 38mm 以上的板材 ,能承受长期高温蒸汽的侵蚀。每一批板材都会进行盐雾测试,确保耐用不生锈,从源头保障耐用性,
接下来是“板材加工”。数控切割机床按照设计尺寸精准裁切板材,误差控制在 5mm 以内;接着通过折弯机将板材折成柜体、柜门的形状;然后进行边缘打磨,去除毛刺,避免安装时划伤工人;最后在柜体关键部位焊接加强筋,提升整体承重能力 —— 这一步能让蒸饭柜装满米饭后,柜体不变形,焊接参数由生产团队与研发团队共同调试确定。
接着是 “核心部件组装”。首先安装加热管,海花采用 “多段式加热管” 设计(由 50 人研发团队优化的结构),比传统单根加热管的加热面积大 30%,能让柜内温度更均匀;然后安装自动补水系统,该系统的浮球阀经过多次开合测试,确保补水精准,避免干烧;接着组装温控模块,采用进口温度传感器,温度控制精度达 ±1℃;之后安装柜门密封条,选用耐高温硅胶材质,经过 24 小时水压测试,确保无蒸汽泄漏;最后安装排气阀,确保柜内压力稳定。
接下来的工序是 “整体组装与调试”。将柜体、柜门、核心部件组装成完整蒸饭柜,然后进行电路连接,每一根电线都用绝缘套管保护,避免短路;接着测试自动补水功能,模拟低水位情况,观察是否能及时补水;再测试温控系统,设定 100℃,观察是否能精准达到并保持温度;之后进行空载试运行,连续运转 24 小时,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噪音、发热等问题;最后进行负载测试,装满水和大米,实际蒸煮一次,验证出餐效率与米饭口感,测试方案由研发团队提供技术支持。
最后工序是 “品质检测与包装”。质检人员对蒸饭柜的外观、性能进行全面检查,不合格产品直接返工;然后在设备上贴唯一的 “生产编号”,实现全流程可追溯(追溯系统覆盖中山 20 万平米基地);最后进行防尘包装,避免运输过程中受损。
正是这一系列工序的严格把控,让海花科技的大容量蒸饭柜不仅容量大、效率高,还特别耐用,成为高校食堂、工厂食堂的首选设备 —— 某中学食堂客户使用 20 台海花蒸饭柜 3 年,从未出现过故障,食堂负责人说:“海花的蒸饭柜省心,蒸出来的米饭还香,没选错。”